中外科技发展历史表明,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,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。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,是以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为先导的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科研仪器、研究装备的先进程度代表着科学技术的高度。据不完全统计,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三大奖项中,68.4%的物理学奖、74.6%的化学奖和90%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,或是借助各种先进的科研仪器完成,或直接与新仪器、新方法相关。
人民日报近年来一直都在关注科学仪器,对国产科学仪器行业非常重视:
2018年5月28日刊发《把国产科研仪器用起来》,提出高端科研仪器的自主研制水平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,要尽快弥补这方面的短板,除了注重研制,也要注重推广和使用。
2019年4月22日刊发:《提升国产科研仪器研发水平》,提出:科研仪器研制要考虑用户和应用市场需求,提高实用性;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仪器尤其是高端科研仪器的重要研制力量;研制高端科研仪器,除了需要深厚的科学功底,还要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支撑;集中有限资金,培育大型仪器企业,增强国产仪器市场竞争能力;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考核评价制度,保障工程技术人才成长。
2020年9月21日刊发《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》,指出: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短板,与之带来的随时可能面临被“卡脖子”的风险,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;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引不进、买不来;许多核心技术的根在基础理论研究上,这就需要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清楚。
2022年3月2日《人民日报》全文刊发谭久彬院士署名科普文章《精密测量——科学探索的“眼睛” 高端制造的“尺子”》深度介绍精密测量、精密仪器的意义和发展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上海勃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以甲骨文“工”字为主要形体,设计构造了公司logo,展现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。上海勃创必将在细分领域继续开拓创新,支持国产仪器走向工业现场。